惧场从一开始宣传,感觉上就很吸引人了。所以,在还没上映时一直都很期待。也由于看过夺命游戏一和二,总觉得这类型的电影可能会影响电影界。套回我最喜欢说的一句话,能接受的人就会喜欢,不能接受的人就会不喜欢。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导演也没必要特地讨好各位观众。
是的,这电影有它好的地方。所以,我到电影院看了两次。第一次,就当作娱乐去看看,但心里的小鬼一直都没休息,反倒一直觉得颜色调得很美,前面title sequence 做到很有诚意,音响也很好。可能因为座位比较前,也可能一直期待着些什么,所以没能说得上有任何的感觉,反倒一直在问逻辑性的问题,导演怎样引导?灯光如何设置?镜头如何捕捉?里头的三个人是被设计的还是和台上的演员一样blur case的呢?等等的问题。
第二次看,开始看到所谓的剧中剧,看到了联贯性,看到了每个演员的一些小小而不起眼的表情。就觉得这是一部很特别的电影。电影有多好我也就不说了,人人都传着,何必罗嗦呢~
总之,导演引导能力有一定的程度,后制剪接调色音响更是帮了不少,演员的演技也不在话下。最另我有感触的是其中一位女演员的哭戏。我被感动了。她的歇斯底里真的哭进我的心坎。整部戏都包含着每位参与者的汗,血,泪,所以在诚意上是十足的。
看了两次,搞清楚了一些细节。技巧上可能是吸引的,感觉上总觉得少了一些感情。有一个问题还是不停地在我脑海里不散。我很想懂导演想带给观众什么?
以下是我的个人想法,如有得罪之处请多多包涵。主流的戏里,我们都看到整个故事的发展阶段。所以,本身就不大喜欢看非常主流的电影。惧场从一开始到结束,这故事的发展不明显。而在不按理出牌的戏,能吸引人的就是观众的投入,可这部戏做不到透彻。所以,我对导演要带出的东西感到模糊。
宣传里一直提到的是没有剧本的戏。其实一开始,人们对这部戏产生的就是技术上的疑问。一开始,观众就知道这都不是真的,那么观众的同理心也就没有建立起来。在没有投入情绪地看这部戏,往往就会开始找戏里的漏洞。然而,导演也曾说过,在reality show 里可以看到人性的不同。这和没有剧本相比之下,没有剧本会更吸引。在同一部戏,需要带出演员在真实情况下的反应,观众对真假的分辨不清,这些人性的差异和冷漠,更要带出导演和演员们用心地去铺排整部戏的演变和杀人事件的发生,感觉太多了。
有为朋友告诉我,如果这是舞台剧,不是电影,可能感觉会更强烈。而我觉得,如果一开始不是以没有剧本来标签这部电影,而是以documentary的方式记述发生在现实剧场的凶杀案,可能当观众看的时候可以投入更多。
对我来说,一部好的作品,是一部能牵动人心(故事)和背后诚意十足的戏。
惧场,是一部实验作品,是一部没人敢玩的电影,是一部值得看一看的戏。大胆的尝试需要时间的磨练才会便得成熟。加油!